(通讯员 陈婕)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科研能力,2025年10月9日,桃浦中学隆重召开2025年区个人课题开题汇报会。四位成功立项区个人课题的教师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生成性AI”“项目化学习”“数字赋能”等教育热点方向进行开题汇报,区高中科研室主任吴华清老师莅临指导,为课题研究精准把脉。副校长蒋春生、青年教师出席参加,校科研室副主任陈志红主持。
聚焦前沿:四大课题锚定教学痛
本次开题汇报聚焦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实践难题,四位教师立足课堂实际,呈现了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的研究方案:
韩满满(高中语文):针对统编教材中占比1/3的自读课文教学与教读课混淆、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探索“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的分层目标设计策略与评价工具开发,计划形成典型教学案例。
胡妤含(高中英语):直面传统口语评价效率低、主观性强的困境(40人班级人工点评耗时过长),研究“生成性AI+双师评价”模式,通过人机协同实验构建动态反馈机制与AI评分标准。
康紫薇(初中历史):聚焦统编教材12个“学史方法”栏目使用表层化问题,以项目化学习整合跨学科资源,开发梯度项目图谱与校本案例库,破解栏目教学与核心素养脱节难题。
王一帆(高中思政):针对情境创设与核心素养脱节、评价机制模糊等问题,探索VR/AR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路径,计划构建有效性分析框架并形成典型课例。
专家引领:精准指导明确研究方向
吴华清对4位教师选题的时代性与实践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强调“开题比结题更重要”,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强化问题导向:需聚焦核心问题,避免研究内容过于宽泛,如韩老师需优化研究目标表述,康老师需调整项目化学习与教材栏目的整合逻辑。深化文献综述:文献梳理不能只罗列而需批判性整合,述与评的比例需要把握好,突出与核心问题的关联性,如胡老师需补充文献综述与口语评价困境的关联分析。细化操作步骤:核心概念需“落地”,如王老师需界定“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具体指标(如沉浸度、思维挑战度),并绑定VR/AR等技术应用场景。
聚力前行:以科研赋能教学提质
本次开题会不仅是课题研究的起点,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桃浦中学将持续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源支持,推动教师提炼科研成果,并及时转化应用促进教学,助力“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增效。下一步,四位教师将根据专家建议优化研究方案,聚焦“小切口、深研究”,以课题为抓手破解教学难题,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育科研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我校将以此次开题会为契机,持续营造“人人搞科研、研用促教学”的良好氛围,让教育科研成为驱动课堂变革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