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艳) 金秋十月,硕果可期。为扎实推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2025年10月28日上午10点,上外尚阳学校总部报告厅举行了普陀区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会。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员陈进、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章正言,普陀区教育学院英语正高级教师朱成、正高级教师席璐作为专家指导课题开题。云南省楚雄州第五期领军名师和课题组教师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周贞作为区级一般课题《基于深度学习路线(DELC)的初中英语低年段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的主持人,围绕课题核心内容展开汇报,具体包括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框架,以及课题的预期成果与创新之处。本课题旨在探索深度学习路径(DELC)在本校初中低年段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应用路径,进而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位专家高度肯定课题研究的即时性与创新性,认为课题组精准聚焦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有效运用数智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研究方向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同时,专家针对课题研究框架与研究逻辑进行梳理优化,为课题组后续深化研究、保障研究质量指明了清晰方向。
王旻皎的课题《多模态阅读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与区域改革需求,针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词汇单一、语法易错、逻辑松散等痛点,依托多模态阅读优势展开实践。

三位专家提出,本课题的立足点在于“以读促写”,重点聚焦如何通过多模态语篇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写作表达,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产生怎样的发展与变化。在核心概念中应当融入新课标的“viewing”技术,明确课题的研究重点,立足于阅读教学亦或是写作教学。课题还需关注多模态语篇阅读的教学相对普通阅读教学有怎样的优势,对教师的教学方面有怎样的提升。语篇研究可以聚焦教材范文,针对英语新教材每一单元的第四课时writing中的范文阅读,尝试运用多模态语篇来替代或补充,从而促使学生内化知识结构,提升词汇及表达,落实写作能力提升的效果。
周吉的个人课题立足语文学科,结合历史和艺术学科,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本课题选取古代几位知名文人的代表诗词,结合历史学科中背景史实、艺术学科中戏曲的舞台呈现,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综合进行古诗词鉴赏。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不足,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学科融合、培养学生能力、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评价机制。课题结合诗词,梳理语文核心问题、历史关联、戏曲体验等相关内容,初步搭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框架。

各位专家老师对本课题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为课题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方向。第一,课题的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应紧紧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目标从理论、设计和实践展开,研究内容再对此进行细化。第二,课题不仅要关注对教师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选择古诗词时要从教材出发,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特点,深入思考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的意义;结合每首诗词,列出语文要素,通过跨学科学习帮助学习掌握语文要素;联系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第三,建议产生课例分析报告,对课题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
正高级教师席璐校长鼓励各学科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思考完善课题的推进。尚阳学校始终将教育科研作为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也将持续为各课题研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与服务。

本次区级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在场的每一位参会人员都获益匪浅。各课题组将以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以科研之力破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当天下午学校还同步开展了云南楚雄州第五期领军名师交流教学展示活动。11 节涵盖小初多学科的展示课精彩呈现,课后授课教师进行说课,与领军名师现场互动交流,以教研携手、双向赋能的方式,共探教育教学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