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还有江海畔,我们美丽的宝山。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推进垃圾分类治理,不仅是每一位上海市民的责任,更需要牢牢扎根在青少年心中。近年来,宝山区教育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文明校园为抓手,不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课程和相关主题活动,提升了师生垃圾分类的意识。
完善机制 整体推进
区教育局成立领导小组,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工作组和区教研组,分别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各学校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明确内部管理部门和职责,建立教学、德育、后勤等部门多方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和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培育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此外,在学生中建立班级、年级监督小组,通过互相提醒和督促,提升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广泛宣传 人人知晓
各学校将垃圾分类减量纳入专题教育内容,在幼儿园实施垃圾分类启蒙教育,在中小学实施垃圾分类常识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平台,广泛进行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和垃圾分类概念界定的介绍。同时,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组织学校老师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专题培训,2018年全区有115所幼儿园、96所小学和40所中学老师参加了专题培训。
“同学们,你们在家参与垃圾分类了吗?”“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吗?”……宝山各校也纷纷开展学生垃圾分类讲座培训。泗东小学组织了垃圾分类知识再学习讲座;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永清路小学和小红星儿童团入团仪式上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讲座……讲座中,不仅有专家深入浅出地讲授垃圾分类理论知识,还会带领学生进行小游戏等实践操作,激发学生们的小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丰富活动 人人参与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在宝山区校园内,垃圾分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海报设计、变废为宝、资源共享等各类妙计频出,垃圾分类的习惯也已渗透到宝山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已俨然成为宝山校园的新时尚。
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了教师“垃圾分类”教案和活动方案征集大赛,旨在通过教案和活动方案的征集提升教师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并与课程结合,将“垃圾分类”带进学校、带入课堂。同时,组织中小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画设计大赛和变废为宝制作大赛,通过将“垃圾分类”与绘画和动手制作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
作为科技特色学校,一中心小学一直重视环保教育。早在2018年6月,学校就已联合宝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开展垃圾分类校园行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要求。2019年寒假,不少雏鹰假日小队围绕垃圾分类设计、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小队活动。孩子们走进社区、走向社会,为美化生活环境,宣传垃圾分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学期伊始,一中心小学以“童欣爱劳动,献礼70年”为主题,从劳动教育入手,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在各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一中心学子动手绘制分类标识,制作分类垃圾箱,在校园活动、课程中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学会变废为宝,通过对生活中废弃物品的有效利用,保护环境。
宝山区红星小学
这不,红星小学唱响“爱地球、爱环境,就是爱自己!”的口号,将垃圾分类减量项目作为校园德育新载体。不仅和共建单位“大黄马夹”牵手,建立班级绿色账户,还与宝山区张庙街道、宝山区垃圾分类减量联席办、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张庙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形成校内校外的资源共享、互学共建的格局。同时还积极响应泗塘学区的“学区化办学”游学项目,带领学区内的学校一起参与、开展多种垃圾分类学习。
目前,垃圾分类减量项目已在红星开出了四种“教育之花”:号召孩子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能、减量,确定每周五为校园“一日无餐巾纸日”,开出了“环境之花”。督促师生每日“光盘行动”,开出了“食育之花”。结合科技教育,研习各种材料的资源再循环利用,开出了“科技之花”。参与垃圾自觉分类行动,制定《班级垃圾减量分类公约》生成劳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开出了“劳动之花”。
宝山区新民实验学校
新民实验学校的各个年级根据不同主题,开展了多种垃圾分类活动:三年级学生来到了学校附近的惠阳院、月浦四村等小区,找到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并对在小区内捡到的不同垃圾进行了正确分类投放。四年级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创意设计,并制作“分类垃圾箱”,各班进行展评,巩固垃圾分类环保理念。五年级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并准确投放至小区分类垃圾箱内。一、二年级学生也不甘落后,拿起画笔学一学,画一画分类垃圾桶标示,进行创意分类垃圾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