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婷)为进一步探索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有序推进学校课题研究,10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郑太年教授和学校两项区级一般课题组的成员们齐聚云端,郑太年教授对学校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开展策略进行了指导。
学校副校长陈洁介绍了区级一般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校园英语微信公众号创作实践研究》的开展情况,并提出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疑问。
郑太年教授对课题组前期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此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既有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有英语能力的综合提升,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模式,比较好的解决了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太强调语法,而忽略真实语言实践的问题。
同时,郑太年教授也提出了自己对本项课题研究的意见:第一,设置驱动性问题,来自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第二,关注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科素养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参与真实实践,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加强协作,组内明确分工,达成目标;第五,使用技术支持学习;第六,关注结果,在任务设定和结果要求上进行精确化设计。
郑太年教授对学校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PBL)的教研组特色建设》如何有效推进也给出了建设性的指导,他指出:第一,要组织教研组对不同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特色进行提炼,关注在研究过程中教研组活动有什么变化,体现教研组特色;第二,要进行跨学科项目化研究,举行跨学科教研活动,共同设计项目化学习的方案,以案例设计为核心,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设计研究,拓展到不同学科,加强跨学科协同案例设计;第三,关注教师能力的提升,关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总结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科研之路任重而道远,郑太年教授精准的指导为下一步的课题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落实课题研究任务,真正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