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利)九月浓荫草木长,科研蓄力赋能忙。为进一步论证课题研究思路,明晰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有序开展区级课题研究工作,2023年9月14日下午,联建小学举行区级重点课题《适合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数智作业”开发与设计的实践研究》和区级一般课题《创新教学闭环模式促进青年教师教材理解的实践研究》的开题论证会。本次论证会特别邀请了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马骏、科研员陈音、普陀区数学教研员胡平参加,联建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一同参与,会议由学校科研工作负责人岳增娜主持。
会议伊始,冯雪校长对莅临本次论证会的专家、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表示,教科研是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学校将竭尽全力助力课题研究,也希望老师们借课题的东风,立足教学实践,扎根科研土壤,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并预祝本次开题论证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开题汇报 厘清思路
第二项议程由两个课题的主持人分别作开题报告。在适合教育的理念下,数学教研组以“数智作业”平台为核心,依据本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设计分层作业,丰富作业资源库的同时也加强了作业管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适合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数智作业”开发与设计的实践研究》聚焦校情和学情,紧跟教育热点,两位课题主持人王纯纯老师和朱芸老师分别从课题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过程等详细阐述了课题计划。
学校创新“教学闭环模式”,各备课组、教研组深入钻研教材,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学水平快速提升,《创新教学闭环模式促进青年教师教材理解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也随之立项为区一般课题。论证会上,课题主持人张敏和孟令茜进行汇报,课题期望基于原有闭环模式,通过改变基本的学科教研组活动形式,探索更适合青年教师成长的新闭环模式、推动青年教师互助成长的策略,总结新闭环模式下青年教师的成长感悟,积累优秀的数学学科课例,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专家指导 明晰方向
专家们在听取报告后,充分肯定了两个课题的选题意义、开题报告的规范性以及课题的可行性,并分别就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课题的落实与效果评价等提出指导性建议。
陈音首先肯定了联建小学近年来在普陀区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课题选题视角新颖独特。对于“数智作业”的研究,她强调只有对教师和学生、对教和学有更多的研究,才能收获更多的成果。同时她指出教学闭环操作性很强,建议课题组进一步优化开题报告,力求做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一致性。
教研员胡平从数学学科专业角度进行点评,她认为作业平台在普陀区并不少见,对于“数智作业”的设计与研究应当着重体现其特色之处。她提出课题组要继续思考如何通过数智平台使学生获得自我提高,从学生角度真正提高作业质量。她也对本课题寄予厚望,希望最终的研究成果能在区平台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对“教学闭环模式”课题,她建议研究团队要界定清楚“闭环”这一核心概念,并在后续研究中摸清创新点的来源,进一步明确课题落实的意义。
马骏指出,作业应该是成功教育,把作业做好是对孩子的有益成长。他建议课题组抓住两个关键词 “适合教育”和“作业”,围绕作业观念、作业设计过程、作业设计的评价和框架去设计,体现“适合教育”理念和作业设计的关联性。针对“教学闭环模式”这一课题,他认为研究过程中,青年教师要先“入教材”,进行通读、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使用中理解,在研讨中再理解,用主题式课例研究培养青年教师,建议成员们进一步挖掘。
互动交流 拨云见日
专家的指导意见如醍醐灌顶般,为课题组成员们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台下的老师也纷纷进行了互动交流,黄茹薇老师提出了如何平衡数智作业和练习册之间的题量这样一个问题;王黎烨老师就自己的闭环教学实例谈了谈自身的成长,成员间的交流、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让数学组的每一位教师受到启迪、有所思考。
论证会最后环节,冯雪对专家们的精准指导再次表示感谢,并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只要我们的目标是基于“学生”,是“人”的发展,是“教师”的发展,坚信通过科研课题的打磨与润泽,学校一定会获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