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匠人】“大国小工匠”Robotex体验课程老师王广智:做具创新思维的理工教学男

人才教育 2019-07-25 19:25

新时代的工匠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车间,新兴科技的发展拓宽了工匠的工作方式与空间。如今,有一批工匠正迅速崛起,他们通过操作电脑、指挥机器人来创新传承匠心的方式。在大国小工匠“7·15世界青年技能日”体验活动当天,一位新时代工匠走出实验室、越过电脑屏幕,现场教学新时代的工匠课程——他就是来自“Robotex机器人”团队的王广智。

(大国小工匠“7·15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现场的王广智)

2018年Robotex春季赛乐高巡线组冠军教练员、2017年Robotex爱沙尼亚世界赛荣誉教练员、2017年APRC中国区总决赛优秀教练员……赛迹由中欧延至东欧,在机器人教学领域颇有成绩的王广智接受采访时面容素淡,稳健中透着几分不熟稔的紧张神色。当谈到机器人时他才算是松弛与充沛的,言语间满是对于机器人的热爱。

机器人课程不是“奥数班”

驰骋机器人疆埸的王广智谈起APRC大赛(亚太青少年机器人竞赛)、Robotex巡线赛时笃定而自信,像是一个侃侃而谈的“老法师”。“这两个比赛都是综合类型的赛事,赛事里面包含了许多项目。有单项突出的,比如巡线就是考验颜色传感器的算法,也有比较综合类的赛项就是包含多种任务,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的赛事。”

对于他而言,除却赢得比赛时的兴奋感,他更大的收获是与一群同样喜爱机器人的孩童之间的交流。“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自己当年初遇机器人时的那份真挚的兴趣。”但是愈来愈多的家长将机器人课程与竞赛作为一个似“奥数”般的存在硬塞进孩子们的课外学习单上,爱好与兴趣的功效被淡化,这是王广智不愿看到的。“之前在参赛的时候遇到一个小朋友赛场表现得不是很好,家长当着很多人的面直接批评了他,我能感觉到他压力很大。”

他能理解家长希望孩子紧跟时代的学习节奏,但是四年的教学经验促使他保持冷静与客观,“根据我多年从业经验观察,即使在小学阶段学习了机器人编程的孩子在中学阶段也会暂停下来,因为他们的学业压力真的很大。对于有着机器人特长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竞争优势最早也要在大学阶段才能体现出来。我希望机器人课程是他们的爱好和兴趣,而不是一个负担。”

(王广智带领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

做具创新思维的理工教学男

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王广智在被问到“什么是工匠精神”时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眼睛向着左上方瞟眨着,右手轻挠后脑勺。此刻的他不免露出了“理工男”特有的思考态势。“如果说坚持不懈做一件事情算是工匠精神的话,那么机器人应该是一个合格的老工匠,但是执行命令的机器是不会思考的,所以他也少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创新意识。”沉默半响后,王广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做机器人教学已有四年经验的他认为教学也是需要匠心的,“对我自己来说的话,我觉得认真研究课件、建立一个适合多数小朋友的教学体系最能体现老师们工匠精神的事情。”

(大国小工匠活动现场王广智的教学身影)

将“有趣”兴趣化

王广智对于机器人的兴趣来源自小时候自己动手做玩具时所收获的乐趣,他在采访中多次提到接触新鲜且有趣事物的重要性。“参加大国小工匠活动的那天,我观察到很多小同学们都很兴奋,毕竟体验的活动是平常在学校很难遇到的。那天的活动给了很多没办法接触到机器人的孩子一个平台去接触新鲜事物,非常好。”

作为一个将自己的爱好变成工作的人,王广智感到幸运与满足。“大二暑期实习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一个德国机器人的项目,感到十分有兴趣。大三实习时我就专门朝这个方向去找了相关的工作,刚好有个学长在做机器人教学的创业,我自己也很喜欢,于是就和他一起做,一直干到现在。”对他来说,兴趣也是需要坚持下去的,光有一时的贪图新鲜或是有趣是很难发掘兴趣的长远价值的。“想要把爱好变成特长或者工作,一定离不开长久的坚持,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困难的时候,但是克服困难完成作品的时候也是你最开心的时候。”

采访完毕后,王广智发来几张自己的生活照。照片多是他与自己学生参与比赛时的合影,他总爱挂着含蓄且适当的笑容和学生们站在一起,一同分享片刻的喜悦。他将一同合照的学生统称为“老伙计”,似是多年熟知的老友,又如他保有多年热忱之心的机器人伙伴。

作者:许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