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尚阳学校开展小小探险家们的云南奇妙生态研学之旅

朱慧 2025-08-04 09:33

启程篇:生态研学初遇

沪滇两地50名小伙伴在开营仪式上相遇,为期8天的研学营正式开始啦!中科院植物学家的高黎贡山专题生态课,让我们对这座神秘的大山无限向往。翠湖畔,西南联大旧址门前,我们共同缅怀当年烽火岁月中学子们的拳拳爱国之心;生态展厅里,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让我们驻足流连。

探秘篇:雨林中的成长课

神奇的高黎贡山,植物王国的深邃与精灵的精妙,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与穿越千年的植物在林间相遇,它们用百态千姿无声地展示着生存的智慧。粗糙或光滑的树皮,清新或浓郁的草木气息——此刻的森林不再是一片模糊的绿色屏障,而是一座鲜活、立体、充满智慧与奥秘的生命圣殿。

百花岭的猫头鹰夜探如同自然的交响乐。手电光束划过,灰林鸮的金瞳是休止符,蛙鸣是低音鼓,寂静山林藏着最丰富的声部。

共生篇:生态人文课

凌晨的观鸟台上,早起觅食的鸟儿们在淅沥细雨中享受美食。曾经的”捕鸟王”讲述亲身经历:”以前一张网能捕百只鸟,现在一只明星鸟年创收十万。”他指着远处的鸟塘——上海游客正安静拍摄,快门声取代了枪声。

咖啡园里,咖啡烘焙的果香漫过山峦。“每一滴醇香,都是雨林对人类的馈赠。”

亲临北海湿地,我们深切感受到:湿地不仅是碳库,更是水源的净化者、万千生灵的摇篮。脚下随水波轻轻晃动的浮岛栈道旁,每一片叶子都像是捕捉阳光的网,将二氧化碳锁入体内,沉入深不可测的泥炭层中。泥炭层深达数米,默默囤积着巨量的碳,效率远高于森林,是抵御气候变化的沉默堡垒。这湿润的”地球之肾”,正以最温柔的方式支撑着整个生态的呼吸。

每一滴水里,都可能藏着鱼鳞的碎屑、鸟类的绒毛或微生物的残迹。环境DNA采样,就是捕捉这些飘散的密码,拼出水下世界的图谱。

依山而筑的和顺古镇,如同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用建筑语言展示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就地取材的青灰色火山石厚墙,是天然的温湿调节器;”猫拱脊”陡峭的人字形坡顶,让雨水迅速滑落,而中央隆起的弧度就像撑开的伞骨,强化了屋顶的筋骨,承受着暴雨的冲击。

这一日的朝暮,是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对大自然真正的守护,是读懂生态精密如钟表般的运行。以科技为眼,窥见一滴水中蕴含的宇宙;古镇则低语着:人类文明的韧性,并非来自对自然的征服,而是源于风雨中的躬身学习,将智慧刻进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白瓦。

 挑战篇:山水间的勇气勋章

林家铺的空气中弥漫着水汽的清冽和隐隐的期待。领队老师轻声说:”英雄守护的青山,现在庇护着428种鸟类——这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我们从英雄守护的山林中汲取勇气,在团队协作下挑战溪降运动,让脉搏的跳动与瀑布的轰鸣共振,感受水流的冰冷力量。

彩蛋:杯药草和竹节草的美丽意外

彩蛋1:在高黎贡山陡峭的岩壁上,遇见三百万年前的”活化石”——杯药草。

漏斗状的叶片里蓄着晶莹液体,通过酿造含糖露水吸引昆虫传粉。它只生长在零污染溪边,是环境监测的活指标。

彩蛋2:台风竹节草意外的礼物:古滇狂欢日

因台风影响延迟返沪,却意外收获了七彩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体验,让我们对这片土地更加流连忘返。

结语:万物尚阳,致敬成长

所谓成长,是学会在湍流中站稳,在深林里看见光,并把所有相遇的美好,酿成改变世界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