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管庆生)新普陀小学西校本着“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愿景,创建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特色,把特色创建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结合起来,积极响应《上海市普陀区科创人才苗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优质科学普及课程,持续打造“一校一品”科普特色课程。通过创建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社团建设于一体的气象科普创新实践园,从而形成气象科普探究的环境氛围。逐步形成了特色与品牌,赢得周边地区百姓普遍认可与高度赞誉。
11月12日,以“玩转科普 拓展新途”为主题的2025年普陀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展示活动在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中部举行。新普陀小学西校应邀布置外场展位,基于学校的气象科普特色,以“气象万千”为主题,学校科技组携七名小气象员设计并展示可互动的科学实验活动。

VR体验气象科普防灾减灾课程
头戴VR眼镜,通过手柄的操控,体验者在虚拟影像中体验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技能。好奇、有趣、沉浸式的学习,让参与体验的学生爱不释手。

AR地球体验仪
移动终端扫描地球仪的每一个地方,指尖轻触,触摸世界的天气情况,了解区域的气候变化。AR看气象,答题解奥秘。

智慧气象站
现场唯一的气象站,不断传输显示着活动现场的各种天气、环境数据。风力、风向、温度、湿度等各个传感器的数据汇集到主控板,让参观者时刻了解天气变化。原来只要掌握科学技术,每人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气象站并不难。

复杂天气条件下的模拟飞行
复杂的天气变化,影响着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这不,对气象条件非常严苛的飞机飞行模拟,也吸引着孩子们的操控心,都想在恶劣天气下把飞机平稳降落在机场。

如果模拟器不过瘾的话,那就来试飞一下真实的无人机吧,在展位风口位置,要掌控好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操作哟。
风力监测模型
学校还展示了风向风速监测模型,参与者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动手制作一个能够在户外使用的风向标,了解每天的风向变化,掌握天气规律,“借东风”你也可以。

展示活动间隙,全体参展小气象员们还参加了内场的科学“玩家”秀、实验教学现场课、大咖“玩”科学以及科学教育漫谈沙龙等环节,精彩的舞台艺术跨界融合,让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看、可感、可互动,生动诠释了创新追求,点燃了科创现场氛围。

此次展示活动既是对学校气象科普教育成果的受阅,更是面向未来的全新起点。在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学校将继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整合现有资源,让科学教育惠及每一位在校学子,以“实物、实验、实践”的“三实”理念,把科学知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植根于学生们的心田,助力未来的种子萌芽成长,为每一位学子追寻梦想奠基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