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浦地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合体第十八届年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朱慧 2025-11-19 08:24

(通讯员 张怡敏)2025年11月18日,由普陀区教育局、普陀区桃浦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协同聚紧密力量 智慧筑优质图景”桃浦地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合体第十八届年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举行。

国务院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胡俊,桃浦镇副镇长颜李佳等出席会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学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万朋,上海市学区特色发展课题专家组成员、崇明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刘伟超莅临指导。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浦东、嘉定、崇明的教育同仁,桃浦联合体及晋元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书记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会议由桃浦教育联合体总校长、桃浦中学校长夏青主持。

育人风采・共识凝聚

一路走来,一张张鲜活的照片、一段段温暖的文字,定格着联合体优秀教师的育人身——有跨校带教的耐心点拨,有课程创新的反复打磨,有科创指导时的并肩探索,各校教师的育人智慧与成果清晰可触。漫步校园的过程中,上外尚阳科技节的浓厚氛围更添惊喜,与会老师们频频驻足,与同学们一同体验、打卡,科技赋能教育的鲜活图景愈发清晰。

 

实践复盘・方向锚定

会议以《志同心,智共享,质共赢——联合体紧密发展三重奏》视频作为开始,集中展现桃浦教育人过去一年以紧密发展为新航标,以同心之志筑发展之基、以共享之智拓发展之路、以过硬之质固发展之果,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办学等方面作出的生动实践与丰厚成果。

颜李佳对年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回顾联合体发展历程。他指出,教育是桃浦智创城转型的核心支撑,更是民生幸福的根基。十七年来,联合体持续深化 “抱团取暖、组团发展”的协作基因,逐步升级为 “成团创新”的发展格局,成功铸就区域“适合教育”品牌。桃浦镇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不仅联动社区打造科普与实践平台,还加大投入支持学校课程发展和教师成长,推动教育与智创城发展同频共振。面向未来,镇政府期待联合体能深耕育人本源、紧扣区域需求、深化协同创新,培育时代新人;同时承诺将持续在资源保障、家校社协同等方面发力,助力桃浦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十七届轮值主席,上外尚阳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席璐作工作总结,围绕“聚焦‘更紧密’,深入寻求新增长点;着力‘更优质’,有效保障提升教育质量;做实‘更适合’,持续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这三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桃浦教育联合体聚焦深化“双新”建设优质课程,聚力数智化培育个性特长,为学生“学以成人 人生出彩”提供适合优质的教育,在管理和运行机制持续开展新实践、新探索,推动联合体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十八届轮值主席、上外普实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晓峰作新一届工作计划,以 “深化适合教育,共创智慧育人新范式” 为主题,明确2026年三大重点工作:深化党建联建、升级 “师资蓄水池” 流动机制、推进核心项目联创;培育科学素养,通过科学阅读全域推广、无人机与AI赋能教学点上突破、STAM 课程体系构建实现结构化提升;夯实育德根基,赋能班主任队伍、并以增值评价护航质量,推动联合体适合教育进一步深化、智慧育人模式整体创新。

《智创未来——青年教师与AI 教育应用实践展示》以五年级上册课文《忆读书》为切入点,采用情景短剧的形式,生动展现了青年教师借助教育AI优化和专家现场指导,尽快入格规范教学的故事。短剧展现了数智赋能、情志育人背景下的新式三实践两反思,也体现了一代代教育人深耕桃浦、薪火相传的动人情怀。

多年来,联合体持续开展“学做‘于漪式’好老师”等主题活动,激励广大教师扎根桃浦、潜心育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代表。会上,张万朋和刘伟超为2025年度荣获“于漪式”好老师称号的教师代表颁奖并赠授书籍,期望广大一线教育者以师德为根,育芬芳桃李。

智慧点拨・路径优化

胡俊代表区教育局向一直以来为桃浦教育辛勤付出的书记、校(园)长和各位老师表示诚挚问候。她指出,联合体十八年来在师资流动、课程共建、教研联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向“十五五”教育强区建设新征程,胡书记提出了三点重要要求: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适合教育”理念,将红色基因、传统文化与社会责任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要深入探索智慧融合路径,善用AI技术分析课堂数据,推动教育管理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三是要全面构建协同共治格局,深化校际资源共享、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开放共赢的教育共同体。胡书记强调,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需要远见卓识与脚踏实地。希望联合体以本届年会为新起点,持续优化紧密型学区建设的“桃浦模式”,为教育强区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冯明针对桃浦教育联合体正处在从“抱团取暖”迈向“组团创新”的关键阶段,如何达成高水平的“组团创新”,使每所成员校都获得更高收益,实现“1+1>2”的合作价值提出了两大核心路径。在“创新”上,应遵循“设计思维”,通过打开大脑、原型设计和迭代测试,推动基于生态与证据的创新;在“组团”上,则需聚焦重大目标,运用“二八定律”集结优秀教师,建立专业分工与内部知识市场机制,并善用数字化平台降低协作成本,共同开发可共享的“公共产品”,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推动联合体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新阶段。

张民生高度肯定了联合体坚持十八年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指出其“抱团发展”的共同体模式本身就是一项教育创新。通过优势互补、轮值民主管理,形成了强大的“团队智商”,为中国基础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面向未来,张民生强调需紧跟国家战略,重点加强科技教育,系统化设计科技活动以培养学生兴趣与创新力。同时,他提醒在应用AI等技术时要清醒认识其边界,倡导“人机协同”。最后,他指出“适合教育”应是动态、分层递进的过程,教育的复杂性与魅力正在于此,并鼓励大家坚持探索,因为创新源于坚持。

一校名师,资源共享;深耕桃浦,薪火相传。面向未来,桃浦教育联合体将坚守“适合教育”的初心,深化校家社协同共育,强化AI与教学的智慧融合,在育人方式上持续突破,在发展格局上不断开拓。携手共筑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教育新生态,为每一个孩子的出彩人生奠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澎湃的桃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