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利娟小学英语高指团队研修活动在新普陀小学西校举行

朱慧 2025-11-20 10:46

(通讯员 王志伟)2025年11月17日下午,普陀区小学英语教研活动暨段利娟小学英语高级指导教师团队研修活动在新普陀小学西校举行。本次活动以“践行学习活动观: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学用深度融合”为主题,邀请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袁赟和普陀区高级指导教师卢璐莅临指导,区小学四、五年级英语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段利娟从学习活动观的内涵、阅读课堂学用融合的价值以及实践路径等方面为我们做了清晰且深刻的解读。段老师立足新课标理念,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二语习得理论,系统解读了“学用深度融合”的核心内涵与实践意义。她强调:“真正的语言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实践之中,要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做事’,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她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说明如何通过层次性问题链的设计,引导学生从理解语篇内容,到分析语言结构,最终实现基于文本主题的创造性表达。段老师的阐释让与会者对当天的研修主题有了更系统的认知。

高指团队成员新普陀小学东校王文婷与上外普陀实验学校的秦嘉鸿两位老师为4AM3U3 In the shop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进行说课。两位老师从目标锚定:以学习活动观为纲,构建 “学用融合” 的教学目标;内容重构:以真实语境为载体,搭建 “学用融合” 的教学支架;活动实施:以任务驱动为核,践行 “学用融合” 的三层级活动等方面展开,借助课内案例支撑,为与会教师细致荐课。新普陀小学西校的施嘉莹老师带来了2A Unit4 Playing sports 的教学设计说明。其中施老师在创新教学板块中提到的趣味化活动和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引发了与会老师的期待。

新普陀小学西校教师王婷婷执教4A M3U3 In the shop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巧妙地将“野餐购物”情境贯穿始终。教学脉络清晰,从趣味歌曲导入,到扎实的字母发音与名词数量学习,再到购物句型的综合运用,环节层层递进。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解锁了语言知识,更通过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沉浸式地体验了挑选、询价、付款的购物全过程。这一设计超越了传统的语言操练,将理性购物与分享关爱的品格教育无痕地融入其中,实现了学用深度融合。

新普陀小学西校教师钱一航执教2A Unit4 Playing sports,本节课围绕“体育运动”主题,精准对标二年级学情。教师巧妙设计,以韵律歌谣强化语言感知,以生活情境驱动语言运用,以团队游戏深化合作意识。课程超越了单纯的语言学习,将英语课堂打造为提升综合素养的舞台,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了运动的自信与合作的快乐,实现了语言能力与个人品格的协同发展。

普陀区高级指导教师卢璐高度评价了这两节展示课,她表示,两节课精准契合了本次教研活动“学用融合”的主题精髓。王婷婷老师以扎实的教学夯实了学生的语言基础,并通过创设完整的“野餐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财商意识;其创新的“教师-小组-即时”三重评价体系,有效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钱一航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通过歌曲、动作和游戏,打造了一个符合低年级学情的动态课堂,让学生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学语言”,其贴纸与星级等激励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热情。卢老师建议增加运动装备认知、进一步强化团队合作概念,并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收获。

袁赟老师赞扬团队长期以来的研究与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专注力、行动力和取得的阶段成果。袁老师认为团队在聚焦“学用融合”这一主题和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做得十分专业。无论是理论支撑还是研究思路都做到聚焦、聚力。她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开发“增值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等新型工具,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增量与真实语言应用能力,并在教学中探索戏剧化教学法等创新形式以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推动教材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衔接,并倡导教师秉持“知行合一”的教学观,勇于在教学形式上创新突破,共同促进学用融合向更高层次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以“学用融合”为目标,以“活动”为引擎,通过生动的课堂展示与专家引领与现场指导,为区域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与深刻的理论启示。活动虽已落幕,但探索永不止步。相信全体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将今日之所学、所感、所悟化为明日课堂的创新实践,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