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起,上海在高中学段推行“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2015年推出“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改革,2016年进一步在高校推出“大学体育个性化”改革,最终形成了从义务教育阶段到大学阶段,适应各学段特点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四化”的有效推进,最终形成了学校体育课改的“上海模式”,成为落实“健康上海2030”规划的坚实保障。
武宁路小学目前共有3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241人。学校专任体育教师9人,学校按照课程改革试点要求,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除此之外,学校在每周五“566”快乐活动日校本课程中开设体育类兴趣拓展课11门,在“330”放学后开设体育类社团13个。根据学校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方案,2018年9月起在一至五年级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
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学校采用“校内+引进”相结合的模式,校外引进课程兼职教师3人、运动专项教练7人,探索了将1节体育健身课和1节引进体育兴趣课连上,形成70分钟体育大课的办法,既充实了体育课时“+1”的内容,又缓解了因课时增加带来的师资不足问题。例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教师专长,学校在二年级开设韵律课,在五年级开设篮球课,一、三、四年级则分别从社会专业机构引进了网球、足球和花式跳绳课。
体育课时“+1”打破了学校原有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为此,学校转变观念,突破体育课通常安排在下午的传统,通过设置70分钟的体育大课、体育课设置到上午等措施,保障了“+1”课时的有效实施。同时,学校与紧邻的上音安师实验中学签订场地借用协议,部分社团课程借用上音安师运动场地开展授课、训练,缓解了学校场地狭小、空间不足的矛盾。
学校体育教研组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按照课改要求,通过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创设趣味运动游戏等方法,对体育教学进行兴趣化改造。通过梳理单元教学问题链,聚焦教学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针对性设计教学活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学校还引入信息化运动负荷监测设备,用信息化手段对孩子在体育课中的运动密度、运动负荷等进行监测,用数据指导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实效。
伴随着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1”课时的落实,武宁路小学孩子体质健康状况指标开始出现积极向好的信号。其中,学生的视力改善尤为明显:2019年4月进行的视力检查数据显示,学生近视率较2018年10月大幅下降近17.6%,近视恢复率达20.56%;2019年11月的最新视力检查数据显示,学生近视率进一步下降了近3%,足可见加强体育运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学校的引导下,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每天锻炼一小时”获得了教师和家长的普遍支持,全校95%以上的孩子加入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打卡活动中,“人人锻炼”“天天锻炼”的理念成为家校教育的共识。体育课时“+1”凝聚的共识和产生的效益,让学校更坚定了将体育课改继续做出更大成效的决心。(文/袁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