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刊》聚焦 |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顾嘉惠:格物致知,搭建一座传统文化与未来中国教育的桥梁

朱慧 2021-05-18 18:18

“东方智慧”点亮未来民办教育

       2021年3月31日,为期8天的2021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引领下,各种教育相关的热议话题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关注到家庭教育焦虑、学生心理健康和教育“内卷”等问题的独到见解,可见社会对于教育的诉求更趋前瞻性。传统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教育成才观已被今年两会期间由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提出的“优雅起来的教育”所替代。

       无论是教育工作者抑或家长群体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那么什么才是未来教育的内容呢?这对于近几年来受到形势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的民办教育来说,更是指明学校未来发展之路、更新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研究课题。

▲图为本文作者: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学术委员、校初中部语文教师顾嘉惠

       于是,“生命教育纳入基本课程体系”“中医名著纳入必修课程”“鼓励学生开设学农实践课程”等一系列聚焦于教学和育人内容的议题不断涌现,成为热搜。当我们层层剖析这些热议话题背后的教育理念,不难发现其中渗透着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成人之道。似乎,未来中国教育的趋势正以“被激活”的方式,延续着“传统”之“现代”,彰显着我们文化古国的精神血脉的生命力。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是儒家推究事物原理,注重理性知识之明证的思想基石。换以教育定位来看这个名词,则是指用“求真,求善,求美”的课程品质来塑造受教育者的科学和文化素质。何为“真”?不是知识本身,更非分数高低,而是曾经高喊的“素质教育”,今日坚守的“核心素养”,“素养”就是要能用来在生活中去实践应用所得的智慧,这些“活着的”智慧使未来的儿童们能够成功应对逐步“智能化”的时代变局。以“鼓励学生开设学农实践课程”的议题为例,儿童们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体验中根植“江山社稷”的文化内蕴,这种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与土地和汗水连接的农耕文化是民族内核的传承,是古人与当代少年精神对话的桥梁。

       因此,“格物致知”让更多当代教育者看到了东方智慧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生命力,也能让追求品质化和个性化的民办教育走出一条发展创新,着眼于未来的道路。

载入教育史册的“格物致知”

       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如伏生一般,举一己之力,护民族之精魂的事例不胜枚举。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举三校之力,临时在昆明建立。国家的土地遭到侵占,人民流离失所,一所临时合并建立起来的高等院府承担了怎样的教育重任?又是以怎样的教育理念引领了一大批以复兴民族文化为己任,坚守科学研究第一线的栋梁之才?

       联大的学生多数来自沦陷区,师生一行零零星星,多番辗转从越南入境去往昆明。入境国土时,西南联大老学长汪曾祺感慨万千,“如此一些莘莘学子,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奔到昆明来,考入西南联大,他们来干什么,寻找什么?大部分同学是来寻找真理,寻找智慧的。”

       联大的“格物致知”不仅滋养了课堂内的学子,更是浸润了昆明市民的精神花园。在昆明,能够听到闻一多论诗、刘文典讲《红楼梦》、吴晗讲形势……讲到山河之痛,国破家亡,台上痛哭失声,台下群情激奋,昆明市民与北来的师生们,同仇敌忾,意气相逢。

       格物致知的“求真”是一种追根溯源,拨开现象抵达本质,靠实践去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联大”课堂内的“求真”是一种真正自由的学习过程,入校的学生没有文理科的标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每一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入任何一位大师的课堂,而课堂内的老师亦不会因为学生缺课而给其劣等成绩。

       始于战时,束于兴复,一所学校的使命终于国之“河山既复,日月重光”,但这所谱写了“世界教育史上奇迹”的学校教会了所有当代教育工作者一种担当,担当于生存,担当于学问,担当于民族,更让世界看到了“东方智慧”在实现教育理想时的熠熠光辉。

民办教育的“格物致知”,路在脚下

       当下对于未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展望,从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振聋发聩的一声“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到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论述的育人使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的,中国教育在骨子里是千年传承下来的重视人的教育。

       民办教育的发展,在经历了“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大联合的模式挑战后,将如何行进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课程改革创新道路上?正确实践“致知在格物”的教育精神,在鲜活的“生态化”德育课程中,淬炼和塑造出当代中国青少年们身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精魂将更好地实现未来民办教育的理想目标。

       那么,平和学子们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如何贯彻“格物精神,致知之学”,并做好成为中国未来的“顶梁柱”、为未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声的思想准备的呢?

       当代青少年眼中的英雄是怎样的,决定了他们将把怎样的人格品质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三月第一天的平和初中部升旗仪式上,全场师生屏息凝神,伴随屏幕播放的《军礼》,学生代表从中国历史上精忠报国的岳飞说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林则徐,这些永存于历史长河的英雄精神在不久前就真真实实地让一批年轻的“戍边英雄”传承了下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面对这些为国牺牲的“00后”,聆听了整场仪式的六年级学生说道:“我们不知道,那些为了我们平安幸福生活而英勇牺牲的战士有多少,幸福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向战士们致敬。”

       对于英雄的定义,因为这样一次庄重的升旗仪式,变得更加深入人心,并鲜活地在每个初中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思政课堂上,学校初中部的尚晓云老师认为,在今天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下,把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和关注国家法律、政策等问题请进课堂讨论,是必要且必须的。学部开设的“模拟联合国”选修课上,初中生们在活动实践和任务体验中接触基础国际关系与外交知识,理解世界发生的大事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并探寻自身在未来可发挥的作用。这些“以实践推动思想,以思想引领行动,以行动点亮未来”的课程创新思维是对“格物致知”教育智慧的最好印证。

       课堂以外的暑假时光,我们也能够在西昌的凉山州卫星发射中心、大别山革命老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地看到这样一批平和少年。“爱国”不仅仅是思政书本上干巴巴的字眼,那些概念和条例在少年们每一天与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共同相处间,每一日与革命老区的土地亲密接触间,每一次动情抚摸大屠杀纪念馆的黑白照片和凹凸的名字间,变得尤其刻骨铭心。

       如果不远的未来终将步入“智能时代”,那么在我们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中,这些把“格物致知”精神贯彻始终的教育尝试和课程实践,自然是能充盈当代青少年文化血脉,让家国情怀变成伴随他们成长为“国之重器”的成功案例。

       引用一句平和学生在南京大屠杀悼念现场的感言作为结尾:

       “今天,我们在这里,正是为了告诉我们自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我们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如今,我们在和平年代,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原来这些已逝的同胞和我们并不是毫无交集的生命体,原来我们的生命与这30万条生命是紧紧相连的。”(本文作者为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学术委员、校初中部语文教师顾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