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新闻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媒体科研合作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

朱慧 2021-05-21 10:14

 

       5月19日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新闻报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计划实验学校联盟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新闻报社将通过加强科研机构与媒体的协作,实现研究所与媒体共同成长,实现发展“双赢”。具体内容包括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计划、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青少年公益讲座、研学文旅产品研发等。双方还将在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等方面开展合作。

顺应素质教育改革大趋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锦江在活动致辞中提到,此次社科院文学所和新闻报社的战略合作顺应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大方向,今后社科院文学所在城市文化方面的研究课题将充分吸纳联盟校师生参加社会调研。战略合作力求做到拓宽渠道,博采众长,依托文学所的智库地位、研究能力,以及新闻报社的资源整合能力,为青少年教育创造更高的价值,为联盟学校带来更具有品质的活动,为青少年带来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

       新闻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琼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上海新中考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迎接这场宏大的教育变革,新闻晨报已经先行先试,迈出了创新探索的步伐,无论是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的大型平台,还是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计划与联盟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新闻报社与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将各自优势转化为动力,实实在在注入到青少年综合素质培育中去,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享受到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任洁具体详实地介绍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主要科研方向、重要科研成果以及为青少年开展文化交流提供科研实践的具体内容。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是全国高端文化类智库,长期致力于上海文化建设。骨干科研人员主持过重大市文化课题的研究工作,完成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并多次参与中宣部、文化部上海各级单位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多次获得各级单位的肯定和表扬,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积累丰富的研究经验。近年来,文学所高度关注城市文化研究和青少年文化交流,今后还将持续把专家送到学校,学术送到学校,把文化送到学校。

       新闻晨报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吴家萱讲解了“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计划近期规划及进校活动”的具体情况,中心计划推出一系列活动和服务项目,更好地满足联盟学校成员的实际需求,包括“2021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优秀社会考察报告征集活动”通过组织专家走入校园、走入社区等方式,同时通过官方媒体多样式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为学生的暑期生活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也将成为本次活动的学术指导单位。“新闻晨报公益教育论坛”计划从5月底开始,邀约学校校长、学者专家、媒体记者作为主讲嘉宾,针对不同的话题进行指导讲座。另外,新闻报社还将开展“联盟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代表作品公益指导”“学校媒介素养提升公开课”等相关计划。

向学校提供更优质规划

       签约仪式结束后,各联盟学校代表围绕上海市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计划的相关内容展开了研讨。

       民办迅行中学校长张建国表示,面对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大多数家长还没有理解核心要点和具体应用,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和解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新闻报社对青少年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将文学所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对学生的成长教育十分有帮助。

       静教院附校副校长逯怀海指出,学校针对综合素质相关的几门课进行了重整和改革,许多学生能够准备出作品,但是不够规范,现在新闻晨报的记者团队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十分有意义。

       洛川学校副校长李珠清表示,关于社会实践和考察报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新闻晨报资深记者授课的课程体系非常清晰,学生在接受了系统性规范性的培训之后,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更加优秀,这一系列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副校长王静表示,综评需要学生日常的积累,新闻晨报资深记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挖掘、搭建整体架构并提供专业内容的支撑。

       格致初级中学副校长陈颖也进行了发言,新闻晨报组织的前两轮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明确,最终评选环节,采取了让学生竞选、演说和专家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真实能力进行了深度考量。学生完成的社会实践报告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论点论据都有数据支撑。这种类型的研究性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探索能力进行了极大的锻炼。

       此次会议,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新闻报社听取了联盟学校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帮助和规划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