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堰小学:留溪“四悦”天,交响“双减”曲

朱慧 2021-09-25 14:00

       (通讯员 王萍华)“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以下简称“双策”)的相继出台,张堰小学翻开了全面、积极贯彻落实“双策”的新篇章,留溪文化园奏响了“因减而悦,为爱而护”的“双减”交响曲。

第一乐章:“I课堂”奏鸣曲

       “双策”,不仅是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减负”旨在“增效”,“增效”源于课堂,只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才能让有品质、有深度、有广度的优质学习“真正”发生。

       课题化推进——学校以区级重点课题《基于“三正”素养培育的“I课堂”建构的行动研究》为抓手,致力于“I课堂”的实践研究,开展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程式等的探索和评价标准序列体系的制定,通过“预习单”、“作业单”、“小组合作学习”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项目化深入——学校以“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项目为依托,不断拓展和延伸“I 课堂”的内涵,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指导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语、数、英、道法)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和“我是小导游”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方案,让学习在项目化学习中悄然发生。

第二乐章:“趣作业”变奏曲

       在“双策”中,所有内容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牵制的有机体,“作业”既是其中的成员之一,更是这个整体的中枢神经。学校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充分发挥作业本身价值,全力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宗旨,设计着“作业”这把关键密钥。

       校本化设计——要求各备课组把握单元重点目标,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严守作业时间,确保作业精简有效,重新完善校本作业设计。如:与游戏化相结合开展一二年级非书面回家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数学组按照“基础过关、能力提升、智慧花园”三大板块分层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体现分层思想,改变作业严肃的面目,让趣味走进作业。

       制度化保障——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完善作业管理制度。

       “一科一方案”:语数英学科立足于“双减”背景,在区、校对作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原有与作业相关的制度,拟形成具有学科特质的“作业管理方案”,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指导。

       “双周一研究”:将作业研究纳入备课组活动的内容之一,成为双周一次备课组活动的一个固定“栏目”,加强备课组对作业的指导与管理。

       “一期一展示”:每个学期举行一次作业展示,或以教研组为单位,或以年级组为单位,或以学校为单位等等,多层级多形式地举行作业展示,加强班级间、学科间、年段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加大优秀作业的辐射,促进有效作业的落实。

第三乐章:“悦光里”主题曲

       为有效落实“双策”部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学校在3.0版“5+2”课后服务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将课前服务纳入其中,遵守“愿留尽留”的原则,推出了4.0版校本化的“5+1+2”服务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全程的爱心服务,让家长安心放心宽心。学生在学校里尽享“四悦”时光,教师在工作中解读责任含义。

       “悦”动时光(早上7:20—8:20):为了解决部分家长上班早的难题,学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将“课后服务”深化为“服务”,注入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元素,有机结合学校体训工作,让一部分学生成为了享受“提前进校”福利的幸运儿,在晨光中迸发运动的激情。

       “悦”学时光(下午3:30—4:30):以班级为单位,语数英教师轮流进教室,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巩固课上所学知识,随时解决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并做个别化辅导,给学困生以更多特别的关爱,让学生体验学习因收获而快乐。

       “悦”慧时光(下午4:30—5:30):学校根据教师特长及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四类课程:人文素养、艺术修养、科学探究、运动技能,开设了少儿球类、快乐围棋、荟阅读、越韵社、魅摄影、歌之声、趣折纸、爱色彩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会因喜欢学习而智慧。

       “悦”明时光(下午5:30—6:00):对个别有需求的家庭,学校提供了延时课后服务。考虑到教工的实际困难,也为了减轻老师的工作强度,这一时段由行政承担服务工作,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学生也可与书本交流,或与老师沟通,明理怡情,暮色为之动容。

第四乐章:“导师制”回旋曲

       “双策”的系列措施,是以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目标导向的,因此,“多方合力,全面育人”是迎接这个新挑战的必定行动,为此,学校构建了“校内外联动、家校社一体”的“导师制”。

       学校组建了以班主任为组长(首席导师) 的班级导师组,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学生导师,每一个家长都是学生的终身导师,采取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教育式,班主任、导师和家长多方“会诊”式,对所有学生进行帮包教育,不放松任何环节,形成教育合力。

       同时,在课后服务中,为了拓宽渠道,学校又借力家长和“中侨学院”的大学生资源,建立了“志愿导师”制,共同参与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为“双策”的落实落细保驾护航。

       面对新时代教育现状之下的新问题,教育应顺势而为!张堰小学定将不辱使命,深入挖掘教育服务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引导学生在有温度的课余时光中,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更有效的成长,为办人民满意的金山教育展示百年老校应有的担当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