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海鹰)11月20日,主题为“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在课堂”的金山论坛在我校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和金山区教育局主办,金山区教育学院、金山区教育学会、金山区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实验中学承办。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郑瑛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丁念金,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谢利民,上海市教研室原副主任正高特级教师陆伯鸿,松江区的部分学校负责人、教师,金山区教育局基教科领导,金山区教育学院教研室领导及数学、英语学科教研员,金山区各初中学校的负责人以及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论坛由市研究所研究员、区教育学会副会长樊汉彬主持。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深化学习理解、领会落实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精神,一起共探同研各个学校落实的路径和成效,交流学习各校典型经验,不断将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郑瑛预祝本次金山论坛精彩、成功、圆满,对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的学术指导、金山实验中学的会务支持、全体参与者表示感谢。郑瑛强调,优质均衡发展是当前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特征和任务。金山教育人因应教育格局新变化,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学校和课堂转型、提质扩优发展,开展了诸多行动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效,为金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在深化学习基础素养研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开发学科协作式综合实践区域课程、深化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等项目上成效显著。2.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得到深入推进,“初中强校工程”实施、“新优质学校”建设和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验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3.推进“融合育人”工作做出探索成果,金山区被华师大列入“全国五育融合实践联盟区”,也是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丁念金对本次金山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从“人工智能如何赢?”这一话题开场,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迅速,且人工智能将来进化的速度会更快,人类的智力面临严峻的挑战。要避免人类在智力上步入很堪忧的境地,教育者就需要开创教学论的新篇章,探索新型的教学。他强调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天才,天生的好材料。教学属于教育的范围,是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或者说是教育的核心性途径。教学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在课堂?如何改革,如何深化,才能更有质量?上午,金山区、松江区的4位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变革提质”研讨主题,进行了数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展示。
上海市金山实验中学教导处主任荀三妹对此次同课异构的相关筹备工作和安排进行了说明。
金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数学特级教师沈保琪,金山区教育学院中学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沈军英,数学教研员陈豪,英语教研员杨卫华,英语特级教师陈杰全程参与指导。
金山实验中学姚佳音和松江区民乐学校程乔欣两位老师共同执教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平移》。根据同一教学内容,围绕主题“优质适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不同学情,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展现自己的特色。她们以活动引领课堂教学,变“教”为“探”,环环相扣,让课堂更富情境化,精彩纷呈。
每一堂课都是一种磨砺、一种收获,一种成长。课堂教学点评活动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沈蓝主持。
两位上课老师从析教材、说学情、论教法、悟得失四个方面展开,进行了说课。
金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数学特级教师沈保琪进行了评课,他围绕“三个思考”展开,一、通过课堂呈现看教学理念,两位老师教学语言言简意赅,虽然风格不一,但都展示了融洽的课堂,友好的师生关系;二、通过教学环节过渡,揭发学生主体意识,两位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能根据学情使用教材,重构教材;三、通过数形概念引入,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中生动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来自罗星中学的袁琴和蒙山中学的卫岑分别展示了两节阅读课,她们执教的内容都是8A M3 U6 Reading Caught by Gork 第一课时。袁琴从故事的六要素着手,读前,带着学生去提问猜想;读中,去寻读关键细节;读后,去总结文本写作目的,感受科幻故事的文本特点。卫岑让学生读前看图,巧妙教授生词,扫除阅读障碍。读中,卫老师通过连线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通过完成流程图,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读后,卫老师让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分析人物个性。两位老师的教学虽然设计不同,但是都深入研读和分析语篇,设计符合学情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很好体现新课标理念。
来自蒙山中学的正高级、特级英语教师陈杰作为专家点评。陈老师指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即老师要考虑学生想完成什么任务?相对这个故事知道什么?因此,教师应该少一点说教,多一点体验。随后,陈老师分享了这个内容的优质课的教学思路,并为今后老师们的阅读课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不需要将生词的教学面面俱到,只要扫除关键障碍即可;教师要关注文本整体阅读,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教师要多给学生阅读的机会和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中教师也要设计真实的阅读活动,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最后的输出活动便水到渠成。
课程教学改革行动,如何深化、如何提质,价值何在、路径何从、质量何样、发展何为,是否满意。五位校长结合各自学校的做法作出了精彩发言。
上海市金山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辉忠对全体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谈到此次金山论坛放在金山实验中学召开体现了局领导对学校的认可,这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以《让数字改变课堂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必选之路》为题,从课堂教学走向数字化,“已具备成熟的客观条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首选路径”进行论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同时,分析了“学校课堂教学走向数字化面临的挑战和战胜挑战可选的路径”,并分享了“课堂教学走向数字化的初期体验”。
松江区李塔汇学校姚辉女校长以《让每一个孩子与美不期而遇》为题,谈了如何通过“汇美课程”建构学校课程文化,如何深耕“汇美课堂”,实现课堂质效双增。
上海市蒙山中学校长徐洪大以《整体规划课程,推进教研转型,强化学科实践》为题,聚焦“研制课程实施方案”“推进教研转型实践”“强化学科实践行动”如何实现打造生本高质课堂 。
松江区民乐学校谢红新校长以《思维·评价·提质——“双新”背景下的学校教学变革实践探索》为题 ,谈了学校如何紧抓教改重难点,立足双新变革要求,探索民乐模式的具体做法。
上海市罗星中学校长彭素花以《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罗星实践”》为题,从“罗星理念”“罗星实践”具体介绍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聆听了金山、松江五位校长的总结发言,谢利民教授和陆伯鸿教授的报告让与会者又有了新的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谢利民带来了主题为《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谢教授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深入剖析了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 主要内涵,阐述了落实“深化行动方案”的基本途径,具体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做法。
上海市教研室原副主任、正高特级教师陆伯鸿以带来了主题为《课程改革中的上海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专题报告。陆主任一开场就以其独特的风格,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白煮蛋与茶叶蛋”“受迫振动装置”等一系列生活的事例或实验联系教学实际展开分析。他强调课堂教学要以真实情境引出任务问题,进而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维,解决真实问题,伴随学习评价,达到让学生动起来、思维燃起来、课堂活起来的图景,设计教学流程时要做到根据课程标准,尊重教材特点,符合学生认知,体现教师特色。
“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在课堂”金山论坛的圆满召开是金山教育人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的一个缩影。有道是“心有所信,心有所愿,皆能所得,皆能致远”,只要我们认定目标,坚定信念,致知力行,深耕教学,“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在课堂”校本实践,一定能花开学校,硕果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