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顾敏敏 陈许佳)秋高气爽,阳光灿烂。11月23日下午,主题为“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嘉定区小学四年级英语教研活动暨课程班学习活动”在嘉定区封浜小学举办。本次活动邀请的专家是全国小学英语教研基地主持人、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上海市英语教师专业委员会会长朱浦,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员袁勇浩、颜黎华,金鹤小学副校长李玉兰,上大留云小学副校长高琼。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袁勇浩课程培训班成员、各校四年级教师代表、江桥学区教师代表。本次活动由封浜小学校长顾敏敏主持。
由封浜小学黄彩萍老师、金颖老师和马陆小学吴逸凡老师带来微论坛:主题引领 践行“学思用创”相融的英语教学。他们以主题引领,学思结合;活动推进,学用结合;迁移创新,学创结合三大板块进行分享与交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通过4AM4U1 A visit to a farm的主题理解,分课时主题层层递进与深入,学生们在每一课时的学习中能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和树立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明白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封浜小学教师陈许佳执教第一课时Rules on the farm,教师创设了参观农场的情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意识到自然美景不能随意破坏,要保持农场的环境整洁干净,就不能乱扔垃圾,可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做到文明参观,不爬树,不摘花,不在草地上走,不扔小石头惊扰小动物等规则;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后,让他们在农场这个场景中有选择的进行对话完成;最后让学生谈论本课时学习过的规则,迁移转换,让学生自己寻找并说一说农场中的其他规则,体现了思维的递进性。学生在创编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和思辨,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能把课本所学的知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马陆小学教师陆建松执教第二课时 Feed the animals,通过 Old MacDonald与孩子们的对话,学生们知道了Old MacDonald要喂养哪些动物,这些动物的特征是什么,一般吃什么食物,能为人们带来的好处有哪些,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哪些规则。由此,学生可以从对话中提取关键信息,让自己的思维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思维能力,在应用实践中内化所学语言,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创新。学生通过观看喂养时间表,带着任务,跟随农场主Old MacDonald去喂养各式各样的动物,活动设计层层推进,完成动物卡片和动物喂养指南的难度在各个环节中逐步升级。
朱浦作课例点评。朱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在授课中教师能够关注核心语言的落实,关注语言学习的体验,关注核心信息的理解,关注语用任务的呈现。他强调,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教师要基于核心语言内容教学,即核心词汇与句型,核心语法与规则,核心信息与文化。他指出,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主题或话题是对目标、语言、资源、任务、语境是最核心的表述。同时,他对两节课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要基于主题育人意义的探究,要关注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两方面,两节课参观农场的体验较薄弱,缺乏语境感知的浸润,还需要加强过程性体验。
“素养导向 学科育人”,我们一直在路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法则,也是我们今天课堂呈现的育人理念。通过今天的活动,鼓励教师们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嘉小英的教学天地里,继续砥砺深耕、披荆斩棘,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