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初中地理教研活动在上外尚阳学校成功举办

朱慧 2024-05-23 08:24

        (通讯员 吴艳)5月23日,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主题的普陀区初中地理教研活动暨顾和静老师高级指导教师团队展示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录播教室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卢晓旭教授携12位研究生、普陀区全体地理教师到校交流指导。本次活动由教研员王学东老师主持,活动分为听课、项目介绍、专家点评等环节。

        上外尚阳青年教师李如意老师执教九年级学生开展了《“鹬”见幸福-候鸟保护》跨学科主题学习,分为“鹬”风飞行、“鹬”见危机、“鹬”我同行三个教学环节。本节课以保护大滨鹬为主线,学生了解了候鸟迁徙路线、描述了不同栖息地的生境和停留原因,感悟生物适应环境的生命观念;分析了大滨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其应对栖息地食物短缺问题的适应性改变,发展科学思维和探究意识;完善了候鸟保护的方案,辩证看待措施的可行性,培养保护鸟类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人地协调观。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课后,李如意老师进行了说课,高级指导教师顾和静老师对本节课的磨课过程、创新立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来自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新杨中学等校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

        高级指导教师团队成员曹杨中学杨洋老师分享了其在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与实践开展方面的经验,通过项目化学习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卢晓旭教授对本节课进行了高度评价,对普陀区教师寄予了殷切希望。本节课结构清晰、学生兴趣度高,提升了学生从真实情境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对于即将到来的新教材跨学科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1、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境创设、解决明确的问题,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2、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完整的思考过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3、教师要多关注真实课堂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与评价。

        尚阳分管教学与科创工作的王夏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到访的专家与老师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对青年教师的努力与表现表达了肯定,对新学期即将开始的新教材实施充满了信心,希望老师们以新教材开展为契机,聚焦课堂变革,落实核心素养。

        最后,教研员王学东总结,跨学科教学要重视情境创设、问题贯穿和核心素养培养,这是教师在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对我校承办此次区教研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表达了感谢。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的专业理念和教学能力得到了发展与提升。尚阳理综组将继续以“素养导向的风尚课程品质提升建设”项目为引领,以跨学科融合为重点研究对象,建设风尚课堂,培育风尚学子,助力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