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刁小萍)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长征路的艰辛历程,是一代英雄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坚定信仰的生动写照,这段历史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历史意义,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全体中国人民具有重大的精神启示和鼓舞。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5周年,长征胜利90周年,为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上海市廊下中学和浙江省平湖市广陈中学在八年级学生青春十四岁生日之际,通过沪浙联合举行“青春心向党 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十四岁集体生日仪式活动,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经过前期路线的排摸,双方的沟通协调,重走长征路活动在5月17日成行。两校政教处领导分别做好行程前思想教育,安全教育,而后党团队员高举党团队旗开启了重走长征路。一路上有关长征的歌曲激励前行。
途中总务后勤为师生供水一次,让学生理解红军所到之处,因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得民心,受人民爱戴,通过途中供水,让学生体验长征途中的军民鱼水情深,这也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也要守好《中学生守则》和学校校规、班规,做遵纪守规的好学生。
为了让队员们进一步感悟长征的艰难历程。途中八年级学生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红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的介绍。经过长途跋涉,最后两校实现胜利会师。两校书记握手庆祝胜利会师。全体师生共同朗诵《七律.长征》,感受胜利会师的喜悦。
在庄严的少先队仪式中,两校学生一同步入青春之门。红歌飞扬,经典永流传,历经几十年的岁月洗礼,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昂扬斗志。广陈中学的同队员们带来红色联唱《声生不息向未来》。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长征途中,革命红军血战湘江、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在这些工农红军身上激昂着催人奋进的长征精神,写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廊下中学尹世博队员代表为大家介绍长征途中发生的动人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
在人的一生中,十四岁这个年龄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法律意义上的分水岭,也是人生开始承担责任的转折点。除了法律和责任的分水岭外,十四岁也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转折点。这个年龄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阶段,面临着许多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在我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广陈中学教导主任张丽老师为大家带来思政微课《何谓青春 青年何为》,引发队员们的更多思考和感悟。
萱草又名忘忧草,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已有记载。在千年的历史更迭中萱草发展出忘忧等文化内涵,其意义一直与母亲紧密相连。唱响一首《萱草花》,既是缅怀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英烈们,也是歌颂祖国的日益繁荣昌盛。廊下中学和广陈中学的队员们展示了小组唱《萱草花》。
光辉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砥砺前行。在我们身边有一批优秀的同学们,他们用火红的青春,汇聚在鲜红的团旗之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广陈中学团总支书记夏老师、上海市廊下中学沈老师宣读两校新团员名单。
广陈中学副书记冯建国、廊下中学副书记刁小萍共同为新团员颁发团徽。
广陈中学团总支书记带领新团员宣誓。
嘹亮的誓言,彰显着新团员的决心,体现着新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人生的新起点。在青春大道上,两校新团员代表带来的诗朗诵《挺膺担当砺青春 奋楫笃行向未来》。
两校领导和队员代表一起,共同点亮十四岁生日蜡烛,唱响生日歌,一同庆祝这份成长的喜悦。
在成长路上,父母像大海一样,宽广、深情、容纳着我们的不足和幼稚,童年岁月,我们的父母,像丝丝细雨,轻柔而细腻,滋润着我们青春起航的心田。我们的父母,给我们送来了祝福,送来了叮咛。队员们打开父母的信,共同阅读父母来信。
十四岁的誓言正响,十四岁的天空满是希望和梦想,十四岁的我们也需要智慧与经验的引领,需要热情的期待与祝福。廊下中学党支部书记李东妹为队员们作青春寄语。
廊下中学大队辅导员沈英豪老师带领所有队员们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的呼号声铿锵有力,表明了队员们奉献祖国的决心。
十四岁,意味着告别童年时代,迈入青春的大门;十四岁,意味着站在崭新的起点,担负更多的责任,在老师们、爸爸妈妈们的见证与祝福下,大家即将开启人生路上的新征程,希望两校队员们都能发扬长征路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青春征程中,自信自强,艰苦奋斗,谱写壮丽的青春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