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优质学校信息化赋能研究共同体活动在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举行

朱慧 2024-12-28 09:13

       (通讯员 江民)2024年12月18日,上海市新优质学校信息化赋能研究共同体在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围绕“聚焦素养评价、数智赋能成长”开展研修交流活动。

       上午,来自共同体各学校的老师们共同学习量化数据统计分析软件,深入研讨学生数字素养测评分析方法,在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寻找学校在师生数字素养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探索发挥学校数字化转型中提升数字素养的有效途径。

       下午,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主持的“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增值评价研究”课题中期汇报研讨活动顺利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科研人员、研究共同体领衔人雷云鹤老师,“信息化赋能”研究共同体指导专家虞宏逸校长、沈珺校长,华师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试与评价研究院副教授张会杰,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员陈音,共同体召集人陈晓苗校长,共同体项目校的校长和老师们。

       学校通过课堂展示、说课解读、视频展示、主题分享等全方位展示了学校的研究成果。赵若莹老师执教英语课《5AU4第五课时The power of the wind》,借助“三个助手”平台,发布交互任务,通过阅读,提取、处理文本信息,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有效表达,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专注力,助力教师精准指导,也充分展现了英语教学中的素养培养理念。

       校长奚全代表学校,就“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增值评价研究”作中期汇报,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进展以及实施成效。针对面临的增值性评价模型精确性等问题,明确了下一步优化方向,致力于完善评价体系,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形成实用成果。此次论证展示了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方面的努力与探索,为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清晰思路和方向。

       此外,余骅以“数智赋能评价,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主题做分享,详细解读数智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张宏分享了美术学科的实践,叶欢老师分享了音乐学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从不同教师视角呈现了 5A 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专家论证环节,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学校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深入推进课题研究的建设性意见。

       雷云鹤从数据赋能的综合素质评价和课题研究方面做出了建议。一是数据赋能的综合素质评价,在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方面,需明确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数据权重的科学性,数据采集的可靠性,数据指标的合理性,数据展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数智赋能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数据的应用和分析需进一步明确数据应用场景,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并促进数据反馈和增值评价。二是课题研究,要紧扣主题,突出增值评价的效用,进一步梳理研究过程,规范研究方法,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研究成果的有效性,能围绕目标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需思考如何体现成果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沈珺校长提出,德育评价是课题研究中颇具特色的内容。在指标体系中,各年级行规评价内容通用性强,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发展需求区分评价标准,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和色彩,注重对孩子内容的描述,让家长易于接受,要强化德育的增值评价。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要关注数据采集的科学性、精准性以及增值结果的合理性、适切性、公平性,实现信息赋能,让老师和学生在数据采集中有所收获,提高反思能力。

       虞宏逸校长认为,应简化评价手册内容,避免科目过多导致繁杂,增强实用性,便于操作,考虑各科目评价指向的表述,尤其是信息赋能部分,可参考国考方式简化评价内容。学生手册中图表呈现应考虑受众面的解读,如雷达图对小学生可能不适用,可多采用大拇指评价、奖牌、五星等一目了然的评价方式,便于老师、学校管理者和学生理解。

       张会杰副教授主题聚焦、问题意识两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增值,要关注实质性内容学习、相对位次等信息呈现,优化呈现方式,便于学生和家长理解。“五育并举”应更具体地呈现学科评价内容,明确评价依据,避免内容薄弱、实质内容不突出的问题。可考虑减少不必要内容,比如净效应,因难以剥离学校综合作用结果,实施难度大。二是问题意识,需明确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评价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避免盲目加法,减轻家长和教师负担,使报告重点突出,同时为课题结题提供依据,证明对传统问题的解决效果。要关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包括问题表现及解决方式,以便其他学校借鉴,提高课题的推广价值。

       陈音认为,课题选题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具有新视角,具有一定挑战度和难度,核心词“五育融合”体现了学校前期大量工作成果,学校有很好的研究基础。中期阶段应提炼学校在实践层面的成果,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评价策略,为结题做好准备。另外,要关注校家社全方位案例收集,分类整理教学、评价等不同指向案例,注重案例典型性,增强研究成果的丰厚度和针对性。同时,彰显各学科评价特色,在报告中明确课堂评价内容,让旁观者能清晰了解。

       最后,共同体互助分享点评环节中,各联盟校老师积极发言,分享活动收获,共同探讨数智技术赋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推进策略。

       整整一天的活动,收获满满,共同体学校的老师在专业能力上有了一次长足的进步,也为学校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建议,进一步推动了各学校借助数智赋能,完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助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