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翠凤)6月5日上午,一场主题为“AI赋能英语教学”的中职英语校际教研中期课例研讨在奉贤中等专业学校热烈展开。这不仅是一次教学展示,更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的新起点。本次活动以“勤耕作”的扎实态度,叩响了“再启新”的探索之门。
英语组徐诗慧率先在课堂上展现了“耕耘”的智慧。她执教的“Passive Voice(被动语态)”语法课,巧妙融入了AI教学工具。通过智能平台即时生成的个性化练习,学生得以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语态转换;人机对话模拟则让枯燥语法规则转化为鲜活交流能力。当学生争相在AI助教反馈中修正句子结构时,技术正悄然提升着语言训练的精准度与沉浸感。
耕耘后的“收获”在评课环节熠熠生辉。课程教学中心主任李心阳老师主持研讨,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陆勤超与吴文斌精准把脉。他们高度肯定AI工具对语法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强调“人机协同”的黄金法则——技术应为深化师生互动服务,而非取代教师的核心引导作用。专家们指出,AI生成的丰富语料库需配合教师的智慧筛选,才能转化为最适配学情的教学资源。教育创新的核心永远是育人。今日我们以‘勤耕’之姿播撒AI赋能的种子,正是为了明日收获学生核心素养的丰硕果实。
奉贤中专校长殷华、副校长杨宏波及英语组全体青年教师全程深度参与,彰显学校对智慧教学的坚定支持与青年教师的培养决心。殷华强调,青年教师应该主动把握学习机会,学校层面将继续为大家搭建平台,让专家引领和教师主动成长的内驱力构建学校更加良好的的教研生态。
本次研讨证明,AI技术正为中职英语教学注入全新动能。当“被动语态”遇上“主动变革”,奉贤中专英语学科组以一场扎实的教研实践昭示:唯有深耕课堂需求,善用智能工具,方能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扬帆再启新程——这既是对过往勤勉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创新的庄严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