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鲍成成)为帮助新教师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6月19日和23日,新杨中学组织开展“从‘新’出发,向‘杨’而行”202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通过师德浸润、班级管理、教学提质、技术赋能等四大模块的系统研修,为6名新教师构筑起专业成长阶梯。
新杨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孙莉对新教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
孙莉以《坚守师德铸根基,勇担使命育新人》为主题,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文件的核心要义,引导新教师将师德要求内化为职业自觉,外显为育人实践。这场融理论精髓与实践智慧于一体的入职启蒙课,为新生代教师筑牢了立德树人的精神根基。
办公室杨小霞引领新教师深入学习了学校文化与管理制度,并带领新教师沉浸式体验学校“尊重教育”的文化底蕴,帮助新教师建立起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深刻认同,增强了归属感和使命感。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桃浦中学原政教主任德育高级教师陈微,她以《家校连心桥,家访促共育》为主题,深入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五大核心转变:指导观念的转变、价值取向的转变、指导途径的转变、教育环境的转变、指导功能的转变。同时,陈老师还分析影响沟通的关键因素,传授沟通技巧与智慧。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为新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提升与家长的沟通能力,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政教室杨喆与新教师深入探讨班主任这一重要角色的职责与任务。她强调,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更是班级管理的设计师和教育合力的纽带。
政教室金珅详细讲解了班主任工作一日作息安排,展示了班主任工作的细致与责任。他还特别介绍了“温馨教室”建设,从空间环境、人际环境、教学环境到特色环境,班主任需全方位营造温馨、积极的班级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年级组长冯勤就《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构建和谐家校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她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安全聚焦、具体操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突发事件处置的方法。她强调,班主任应树立“学生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思想,关注日常管理中的安全盲点,及时排查隐患。
团队干部赵敏呼吁新教师“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她通过具体案例,分享了班干部在应对学生受伤、冲突、课堂纪律失控、身体不适和物品损坏等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法,为新教师提供了实用的班级管理策略。
心理室李静以《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为主题,详细讲解了ADHD、抽动、阿斯伯格综合征等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及应对策略,帮助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支部副书记、副校长陈洁以《“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为主题,聚焦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构建育人体系的深度变革,深入浅出解析教育变革中的教学理念更新与方式转型。她立足“双新”背景,指出了新教师必备的四大核心能力:大单元整体设计能力、真实情境创设能力、差异化教学指导能力、跨学科课程设计能力。她强调,具备关键能力是新时代教师突破传统教学壁垒、实现课堂提质增效的专业基石。
资深数学专家杨明华的讲座从组织教学和精准教学两大维度入手,为新教师们提供了系统化的教学指导。在组织教学方面,杨老师重点阐述了十个关键要素: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管理与调控等。在精准教学方面,杨老师强调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法精准、课堂提问精准。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效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科研室鲍成成详细介绍了课题从申报到结题的全过程,并分享了学校在科研保障方面的支持措施,鼓励新教师以课题研究、教学反思为抓手,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赋能。
教导室邢珍珍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试以及新教师开课听课等六个关键教学环节,为教师们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教学指导,有助于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教学常规。
教导室刘婷表示,教师需在教学能力、育德能力和科研能力上不断积累,通过公开课、教学大赛、科研课题等方式提升自我,在规划、积累与突破中奠定专业发展的方向。
信息技术专场紧扣教育数字化趋势。饶加玺老师的培训内容涵盖了希沃白板核心工具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的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掌握了信息技术工具赋能教学的方式方法,将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激发技术赋能教学的创新思维。
本次岗前培训是学校深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教师职业生涯的温暖起点。未来,学校将持续构建“培训—实践—反思—提升”的成长闭环,助力青年教师在教育征途上扬帆远航,共同描绘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